中钢国际国际化业务取得进一步突破,公司22日晚间发布的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与南苏丹SUDAR石油公司签订了24亿元的经营合同,占公司2014年营业总收入110.61亿元的21.70%。
该经营合同包括南苏丹tharjiath重油电站及附属线路工程项目商务合同,两项约合人民币24亿元,项目内容包括一座100MW重油电站及附属输变电线路和五座变电站的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合同将在收到预付款后生效。
我国钢材出口已经从2003-2005年,2006-2008年“供需内外同强”带来量价齐升阶段,演变至当前的“供需内外同差”导致量 升价跌阶段。而就现阶段而言,钢材出口越多,意味着国内钢材供需格局相比国外弱化程度越大,具体表现为国内钢价的跌幅加剧,也正是为什么我国钢材出口越 多,钢价跌幅越大的原因所在。
由于自由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抹平区域性供需格局差异,促使各地域商品价格走势趋同。因此,在判断我国钢材价格后续走势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全球供需格局的观念予以丈量,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就目前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70%附近的局面来看,全球钢价中期弱势下行成为必然,因此,短期来看,无论钢材出口如何增长,只要内外需萎缩的格局不变,就无法改变国内钢价下跌局面。
有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唐山地区共有约1497万吨产能退出市场。不过,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唐山地区钢铁产能为1.3亿吨,目前已经退出的产能仅仅是去年年产能的十分之一而已。
事实上,钢价屡屡走低,正是来自于日渐萎缩的下游需求与庞大的供应量的不匹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无论是建筑工地,还是下游制造企业,都处于不景气的状况;而钢厂整体开工率较高,钢材供应量处于高位,导致钢厂亏损严重。
虽然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日久,但是之前大部分钢厂普遍以“死扛”的态度应对。那么,钢厂态度为何改变了?
您好,欢迎莅临嘉华盛和,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