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欠款数额巨大,海鑫公司破产案成为目前国内大的民营企业破产案。事实上,核实清楚海鑫钢铁的资产情况,也是运城中院艰巨的一项工作,导致该破产重组案久拖未决。
去年7月份,海鑫方面曾公布负债104.59亿元,集团账面资产100.68亿元。当时海鑫钢铁称已是资不抵债。
今年9月10日,海鑫集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9月22日,在公证部门的现场监督公证下,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海鑫钢铁重整管理人对债权人表决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海鑫的普通债权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共981家,所代表的债权总额为197.07亿元。
据了解,海鑫钢铁之所以有这么多债权人,是因其经营方式是钢材以钢贸商或用户预付款的方式销售,原材料则是以供应商付货款的方式采购。过去,供应商们一直以民间集资、高息融资、上下游赊欠等各种方式,极力给予海鑫钢铁支持。
不过,针对海鑫集团涉嫌行贿官员及偷逃税款及向关联公司转移资产等传闻,运城市政府在9月7日晚的通报中曾予以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中钢集团《关于恳请配合解决“10中钢债”兑付难题的函》也显示,中钢集团在抓紧实施债务重组的同时,一直努力寻求“10中钢债”解决方案,目前发改委、国资委正在紧急协调“10中钢债”解决方案,中钢集团恳请“10中钢债”投资者保持一致行动,撤销回售登记。
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其下属一级核心子公司中钢股份在2010年发行了“10中钢债”,发行规模20亿元,存续期从2010年10月到2017年10月,2015年10月20日为付息日,并且面临投资者回售行权。
在上述恳请函中,中钢集团坦承,公司部分业务停摆,导致企业现金流枯竭。若投资者在2015年10月行使回售选择权,公司将无力兑付到期本息,势必出现违约风险。中钢集团同时向投资者致歉,并恳请投资者对解决方案予以支持、理解和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拨打上述函件联络电话并发去采访短信,但均无人回应,同时,中钢集团新闻处工作人员也未回应记者电话和采访短信。
作为此次债券的主承销商中银证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就“目前都有哪些机构持有中钢债,是否已提出行使回售选择权”等问题,向其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钢市严峻的形势让人不寒而栗。以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主力合约为例,今年7月初其价格一举向下突破2000元/吨,8月初一度下挫到1800元/吨,每斤钢材的价格是0.9元,真是贱过白菜。目前,其价格在1900元/吨左右的低价。与期货市场类似,现货市场的价格同样不断下挫。在实体钢材市场,钢材价格更是一路狂泻。
更让人揪心的是,国内钢铁行业已进入“严冬”。有数据测算,即使停止生产,国内库存钢铁5年都用不完,现在钢铁不如白菜价,这不仅会使一批民营钢企倒闭,而且会迫使银行收紧贷款,使整个行业更加雪上加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钢铁价格卖得不如白菜贵呢?
首先,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象愈加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粗钢和 钢材产量分别为54302万吨和7454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和增长1.5%。其中8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694万吨和9449万吨,同比 分别下降3.5%和增长0.4%。8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12.39万吨和304.81万吨,较7月份环比分别增长1.67%和 2.37%。
您好,欢迎莅临嘉华盛和,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